香港自家教育的誤解:第八部分——自家教育的學生是逃學者和社會邊緣人嗎?
- Dr. Lai
- 5 days ago
- 5 min read
Updated: 3 days ago
我們的自家教育最終成果:自家教育學生Paris於15歲時進入香港受資助的大學。
當女兒Paris決定離開她的小學時,這個過程看似很簡單。學校行政部門和她的老師遞給我一張「離校表格」需要填寫,要求我註明她將轉入的學校名稱。我毫不猶豫地寫下了「自家教育」,並解釋Paris既不是轉學到另一所學校,也不是離開香港。我們只是如實告知事實。
然而,這個事實卻帶來了意想不到的複雜問題。無論是老師、校長、行政人員還是社工,沒有人真正理解「自家教育」的意義。這個詞語本身被困惑、懷疑,甚至恐懼所包圍。疑問接踵而至:「這是否意味著Paris將完全停止她的教育?她是否會成為逃學者——一個與學習脫節,最終成為社會負擔的不良少年?自家教育是否會讓她在社會中被孤立,成為與同輩及社會規範脫節的社會邊緣人?」
這些擔憂接踵而來,壓得我們喘不過氣。老師、社工,甚至教育局官員似乎都認為,自家教育只會帶來麻煩。他們多次告訴Paris,她所追求的是錯誤的。她被警告說,自家教育毫無未來,甚至是非法的,直接違背香港法律。壓力逐步升級,他們警告說,作為她的母親,我可能因自家教育而面臨法律後果,甚至是被判入獄。
這些指控並非基於現實, 而是由於缺乏了解以及社會認知障礙所產生的。許多人無法理解一個在家接受教育的孩子可以是其他身份,而不是逃學者或社會邊緣人。這種無知與過度擔憂相結合,在Paris追求一種替代教育的道路上投下了巨大陰影,並深刻地影響了她的心理健康,使她對自己的選擇產生了懷疑,甚至動搖了她的夢想。
事實上,Paris從未停止接受教育。她既沒有「逃學」也沒有脫離社會——她只是在重新定義她的學習環境,使其更加符合她的獨特需求和願望。自家教育為她提供了在學術、情感和社交方面蓬勃發展的自由,這些都是傳統學校無法提供的。她的經歷證明,自家教育不是逃避,而是對個人成長和成功之道的勇敢探索。
此外,關於自家教育會使Paris在社會中被孤立的擔憂完全被證明是沒有根據的。自家教育為她打開了與不同社群建立聯繫的大門,包括其他自家教育者、教育工作者以及通過各種社交和課外活動結識的同輩。通過全球自家教育(worldschooling),Paris有機會廣泛地遊歷不同國家,深入了解他們的文化,並獲得對不同觀點和文化差異的深刻理解。全球自家教育還使她能夠與來自世界各地、不同年齡的人建立聯繫。Paris不僅沒有成為社會邊緣人,還培養了寶貴的人際交往能力,並在跨代和全球社群中建立了有意義的關係,從而豐富了她的個人成長,拓寬了她的世界觀。
自家教育就像在非傳統的土壤中種下一顆種子。儘管其他人可能懷疑它的成長能力,但只要用心呵護,這顆種子仍可以成長為強壯且茁壯的大樹——獨具形式且根深蒂固。
社會必須認清這一現實:自家教育的學生既不是逃學者,也不是社會邊緣人。他們是值得尊重、理解和支持的學習者。他們證明了教育不僅僅發生在課堂四面牆之內,而是存在於任何充滿好奇心、創造力和學習承諾的地方。
在香港的教育生態系統中,自家教育是一種具有前瞻性的選擇,它使家庭有能力挑戰社會的誤解,同時慶祝每個孩子的個性。
像我這樣的自家教育家庭所面對的並非個別問題。許多香港家長都有類似的經歷,他們覺得自己必須為了抵抗誤解和評判而辯護自己的選擇。老師、社工,甚至決策者往往難以理解自家教育的真正含義以及它所能帶來的積極影響。這種缺乏認識導致了不必要的恐懼和對家長與孩子的無謂壓力。
展望未來,社會必須拆除圍繞自家教育的認知障礙。學校和政府機構必須接受適當的培訓和資源,以認可自家教育是一種合法且有價值的教育途徑。通過提升認知和培養開放的態度,我們可以消除經常困擾自家教育家庭的污名,確保像Paris這樣的孩子不會被不公平地標籤為逃學者、叛逆或社交孤立者。
從更廣的角度來看,接受自家教育可以為香港教育拼圖補上缺失的一塊,使我們的城市發展成為一個真正的國際教育樞紐。通過採用包容性和適應性的教育方式,香港可以與全球領先的自家教育國家接軌,例如芬蘭、美國、英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新西蘭、南非、新加坡, 泰國, 馬來西亞, 智利, 台灣, 以及其他進步的歐洲國家如法國、丹麥、愛爾蘭、瑞士、比利時、奧地利、意大利、挪威和葡萄牙。這些國家已經接受自家教育,將其視為一種靈活且個性化的替代方案,以滿足學生多樣化的需求,為他們提供獨特的成長和發展機會。通過學習這些國家的創新體系,香港可以創造一個充滿活力的教育環境,讚揚個性,培養適應性,並將我們的城市定位為全球舞台上包容且前瞻性教育的燈塔。
自家教育並不是反叛或拒絕香港社會規範。它是一種擁抱每個孩子的個性,並創造一個讓他們茁壯成長的環境。自家教育為我提供了一個契機,讓我發現了教育鐘擺的平衡點——學生的快樂與學術成就相遇的地方。
請參考有關香港自家教育合法化的文章 : 香港自家教育的誤解:第七部分——香港的自家教育是否非法?https://www.hsa.hk/post/%E9%A6%99%E6%B8%AF%E8%87%AA%E5%AE%B6%E6%95%99%E8%82%B2%E7%9A%84%E8%AA%A4%E8%A7%A3%EF%BC%9A%E7%AC%AC%E4%B8%83%E9%83%A8%E5%88%86-%E9%A6%99%E6%B8%AF%E7%9A%84%E8%87%AA%E5%AE%B6%E6%95%99%E8%82%B2%E6%98%AF%E5%90%A6%E9%9D%9E%E6%B3%95%EF%BC%9F-1
「我覺得香港的教育制度和homeschool是互相補足的,這兩樣東西俱備就非常完美了。我們現在的homeschool有許多優點,例如照顧學生方面,因為由家長教導,所以步伐可以緊貼自己的生活。如果去學校,三四十個學生,老師很難做到這件事。」--古學俊博士身兼多職,是香港教育大學客席講師、香港教育大學基金會員等,亦是HSA創辦成員之一。獲選為《今日華人》雜誌「2022年度傑出人物」的古博士,於教育局工作了19年,在教育界擁有豐富經驗。(信報報導 https://edu.hkej.com/php/article.detail.php?aid=61781 )
以賴博士的教育鐘擺理論為指南,自家教育成為了一條通往平衡的道路,在這條路上,快樂與學術成功得以和諧共存,孩子們被賦予力量,既能在學術上卓越,也能在社交中茁壯成長。——賴美琪博士

香港的在家教育学生
撰寫者:賴美琪博士 Dr. Lai Mei Kei Vivien
Comentári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