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林牧師博士
(香港在家教育協會宗教顧問)
在家教育 作者:林俊
通過與基督教海外傳教士的互動,我接觸到了“在家教育”的教育模式。這些傳教士常駐於偏遠的部落地區,那裡缺乏傳統學校和課程,無法為他們的孩子提供教育。有些部落甚至沒有書面語言,使得傳統的教育系統並不適用。因此,傳教士父母充當了教師、校長和校務人員的角色,利用外部教材和自身的學校經驗來教育孩子。這些傳教士在教學的過程中學習,有時會邀請現役教師前來授課幾週,既讓父母得以短暫休息,也為孩子們帶來新的體驗。這些孩子大多在成長後成功融入父母的母國或西方國家的學校和大學。
在17至20世紀西方傳教活動蓬勃發展的時期,在家教育十分普遍。然而,在華人社區中,其發展仍處於初期階段,尚需進一步成長。這種教育模式不應僅僅被視為為傳教士孩子設計的被動選擇,而應被看作是一種積極的教育選項。在學生完成中學畢業之前,它提供了一條可行的教育途徑,成為我們多元化、全球化及後現代社會中一個極佳的替代選擇。
賴美琪博士在香港這個對在家教育缺乏認識和了解的社會中,親身實踐了這一模式。她克服了無數挑戰,為她的女兒倡導並實現了這種教育模式,並取得了非凡的成功。這一過程證明,在家教育是一種適合她女兒成長的教育模式,為這種教育方式在香港的推廣鋪平了道路。賴博士的經驗及相關理論和研究,已出版於本書中,預期將為推廣在家教育在香港乃至更廣泛的華人社區奠定重要的基礎。
bottom of page